沙巴体育押注规则及玩法

今年1到4月,百强房企的销售额同比暴跌了10.2%。
栏目分类
你的位置:沙巴体育押注规则及玩法 > 新闻动态 > 今年1到4月,百强房企的销售额同比暴跌了10.2%。
今年1到4月,百强房企的销售额同比暴跌了10.2%。
发布日期:2025-05-25 16:22    点击次数:132

今年1到4月,百强房企的销售额同比暴跌了10.2%。4月单月的跌幅更是扩大到了16.9%,这可不是小事。

去年房企们就已经在以骨折价清仓了,今年的销售基数更低,可跌幅却更大,简直是雪上加霜。这情形就好比在薄冰上跳芭蕾,每一步都得小心翼翼,稍有不慎,就可能摔个大跟头。

万科作为行业标杆,今年一季度的财报简直能用惨不忍睹来形容。其营收379亿9500万,同比直接腰斩,净亏损62亿4600万,是去年同期的17倍。更让人哭笑不得的是,万科的销量还稳居行业前五,这不就是卖得越多,亏得越惨吗?这就像商场里打着促销,看似热闹,实际是在赔本赚吆喝。

别看一线城市的新房价格好像在涨,其实这里面大有文章。克尔瑞的数据一曝光,真相就大白了。4月,28个重点城市的新增供应面积暴跌了48%,但高端楼盘的占比却高达61%,而且其中60%都集中在主城区。这就像是把菜市场的白菜都撤了,只卖精品超市的有机菜,均价自然就上去了。杭州、上海这些城市的新房价格环比分别上涨了0.95%、0.61% ,背后其实是单价10万元以上的顶豪项目集中入市。深圳南山区有个楼盘,推出的空中四合院单价高达18万元每平方米,还被抢购一空。这种现象级的成交直接拉高了全市的均价。

可普通购房者关心的刚需盘呢?数据显示,刚需盘的供应占比从去年的45%骤降到了39%,改善型高需盘更是被压缩到了可怜的10%。

新房市场这边是高端局唱主角,二手房市场那边却正在经历一场价格大屠杀。中指研究院的数据显示,百城二手房均价环比下跌了0.69%,同比跌幅更是达到了7.23%。北京西城区的某学区房单价从20万元每平方米,跌到了14万元每平方米,还是没人买。普通的次新房挂牌价普遍下调了15%。更惨的是,二手房挂牌量同比激增了40%,形成了踩踏式的抛售。

这种冰火两重天的局面,背后其实是房企和地方政府的默契配合。房企们通过以质换价的策略,用高端盘来维持新房价格,地方政府则通过控制土地供应,制造出物以稀为贵的假象。这就好比是一场精心策划的舞台剧,演员们在台上卖力表演,观众却成了买单的冤大头。

比销售价下滑更让人揪心的,是房企们即将爆发的债务危机。克尔瑞的数据显示,2025年房企到期的债务达到了525亿7000万,比2024年多了42亿9000万。融创、旭辉这些房企已经开启了偿债模式。融创的境内债展期方案直接砍半本金,旭辉的境外债重组交割33亿美元。万科更惨,一年内到期的债务高达326亿,只能靠大股东输血续命。这种拆东墙补西墙的游戏还能玩多久呢?

当销售回款持续萎缩,当政策刺激的效果越来越弱,房企的债务炸弹随时都可能引爆。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,一家房企倒下可能就会引发连锁反应,最终买单的还是普通购房者和投资者。

所以大家在买房的时候一定要擦亮眼睛。

第一,要警惕所谓回暖的陷阱。重点城市新房涨价并不等于市场复苏,可能还是高端盘在唱戏,刚需盘还在观望。

第二,二手房抄底要格外谨慎。挂牌量激增的情况下,房价可能还会继续下跌,特别是三四线城市。

第三,选择房企的时候,尽量选国家队,像保利、华润这些央企、国企资金链相对更稳健,民营房企的项目就要慎之又慎了。

第四,政策红利也要抓准。城市中心城中村改造可能会带来局部机会,但一定要避开高价站岗。

2025年的楼市早就不是闭眼买房就能赚的时代了,而是进入了精挑细选才能“存活”的新阶段。